常见的石材种类都有哪些?
1、花岗石
是火成岩,也叫酸性结晶深成岩,是火成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岩质坚硬密实。其成分以二氧化硅为主,约占65%-75%。所谓火成岩就是底下岩浆或火山喷溢的熔岩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火成岩中二氧化硅的含量、长石的性质及其含量决定了石材的性质。门槛、橱柜台面、室外地面就适合使用花岗石。其中橱柜台面最好是使用深色的花岗石。
2、大理石
大理石是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经过地壳内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石灰石、蛇纹石和白云石组成。其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约占50%以上。由于大理石一般都含有杂质,而且碳酸钙在大气中受二氧化碳、碳化物、水气的作用,也容易风化和溶蚀,而使表面很快失去光泽。大理石一般性质比较软,这是相对于花岗石而言的。在室内装修中,电视机台面、窗台、室内地面等适合使用大理石。
3、人造石
人造石材是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粘结剂,配以天然大理石或方解石、白云石、硅砂、玻璃粉等无机物粉料,以及适量的阻燃剂、颜色等,经配料混合、瓷铸、振动压缩、挤压等方式成型固化制作而成的。人造石材是根据天然石材实际使用中的问题而研究出来的,它在防潮、防酸、耐高温、拼凑性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当然,人造的东西自然有人造的缺点,人造石一般自然性显然不足,纹理相对较假,所以多被用于橱柜等对于实用要求较高的场所,以及一些恶劣环境中,例如厨房、洗手间等;窗台、地面等强调装饰性的地方,用得就少了。选购人造石,最好是先拿一块样板进行恶劣性试验,例如倒酱油或者油污以及进行磨损试验。
4、文化石
文化石是开采于自然界的石材,其中的板岩、砂岩、石英石,经过加工成为一种装饰建材,天然文化石材质坚硬、色泽鲜明、纹理丰富、风格各异、具有抗压、耐磨、耐火、耐寒等特点,它模仿天然石材的外形纹理,具有质地轻、色彩丰富、不发霉,便于安装等特点。
5、板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
石材该怎么鉴别其质量好坏呢?
一观:肉眼观察石材的表面结构。
一般来说,均匀的细料结构石材具有细腻的质感,为石材之佳品;粗粒及不等粒结构的石材其外观效果较差,机械力学性能也不均匀,质量稍差。另外,天然石材中由于地质作用的影响,常在其中产生一些细脉动、微裂隙,石材最易沿这些部位发生破裂,应注意剔除。至于缺棱少角更是影响美观,选择时尤应注意。
二量:量石材的尺寸规格。
以免影响拼接,或造成拼接后的图案、花纹、线条变形,影响装饰效果。
三听:听石材的敲击声音。
一般而言,质量好的,内部致密均匀且无显微裂隙的石材,其敲击声清脆悦耳;相反,若石材内部存在显微裂隙或细脉或因风化导致颗粒间接触变松,敲击声粗哑。
四试:用简单的试验方法来检验石材质量好坏。
通常在石材的背面滴上一小滴墨水,如墨水很快四处分散浸出,即表示石材内部颗粒较松或存在显微裂隙,石材质量不好;反之,若墨水滴在原处不动,则说明石材致密,质地好。在成品板材的挑选上,由于石材原料是天然的,不可能质地完全相同,在开采、加工中工艺的水平也有差别。多数石材是有等级之分的,许多经销者也是按质论价的。但也有少数不加区分,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为了不出差错,在装修石材时最好是包工不包料,亲自到建材城去选购。
石材日常护理要如何做?
1、对失光的地面石材进行磨光翻新,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石材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泽(光泽度读数一般小于70),但不能解决石材的防污和防滑问题,而且十分费工费时,成本也高。
2、对石材表面进行晶硬处理,该方法对表面完好程度较高的大理石可得到近乎理想的镜面效果(肉眼仍可看到抛痕);对磨损程度高的则需要预先进行磨光处理,使表面光泽达到60度左右,晶硬处理才有好的处理效果。对花岗岩则无明显的处理效果。晶硬处理剂本身具有强酸性,养护使用稍为不慎则对大理石有烧伤作用,原因是强酸性物质和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起化学反应,导致大理石的晶体结构受到破坏;晶硬处理剂中还含有毒氟硅酸盐;与晶硬处理剂配套使用的增光剂则含有害有机溶剂;另外,晶硬处理覆层耐磨性和耐水性也较差。
3、用氢氟酸或树脂型防滑剂进行防滑处理。含氟化氢的水溶液(毒性高)能使石材表面的毛细管道扩孔,形成吸盘效应,达到防滑效果,但用氢氟酸会破坏被处理表面的完整性和降低其光泽,加大被处理表面受污染的机会和速度。树脂型防滑剂会粘附污染物,并和污染物一起构成难以清除的复合污垢,表面发粘影响路感。
4、用氟硅有机化合物进行防污处理,如用渗透性氟硅有机化合物处理墙面石材,水性和油性物不易通过石材的毛细管道进入石材内部,但石材表面的氟硅有机化合物随着雨水的冲刷会逐渐流失而失去或减弱防污效果,即氟硅有机化合物难以做到长期防污,也会影响石材的透亮性,另外成本也很高。如用渗透性氟硅有机化合物处理地面石材,污垢仍有可能被挤进被处理表面仍存在的孔洞,且处理后表面的防滑能力有所降低。如用成膜性的氟硅树脂处理地面石材,则存在耐磨性、防滑性和脱落等问题;如成膜性的氟硅树脂用于墙面石材护理,则存在脱落和变色的问题。
5、用渗透性的有机硅处理石材,有不错的防水效果,但防油能力不佳,其对石材的防护效果不如渗透性氟硅有机化合物。
6、用树脂防护石材,不但会使石材不透气,而且树脂本身耐磨性差、变色甚至是不均匀变色,起皮脱落,要清除树脂本身也很困难,在石材上涂树脂对石材的伤害作用可能大于护理作用。
7、打蜡增光,打蜡其实是一种有损石材的护理方法,已经被逐渐淘汰。在蜡中含有对紫外线敏感的不饱和化学键和稠环芳烃,在光的作用下,会发色和变色,往往是颜色变深,使浅色石材的外观受到伤害;另外蜡本身的耐磨性差,需要经常打蜡,增加人工成本,综合成本不见得会低过其它护理方法;蜡会吸附各种生活污垢形成复合污垢,这些污垢如藏匿于石材的毛细管道中就难以清除;打蜡后会明显降低地面石材的摩擦系数,增加滑倒的危险性;溶剂型的蜡不环保,水乳型蜡则耐水性较差。
8、对石材进行染色处理,染色后无论用打蜡还是用树脂成膜固定,都是权宜之计,蜡本身的耐磨性差,固色效果也差;树脂的耐磨性不佳;而且用蜡和树脂固色,如上所述也会损伤石材。